鸢尾(九把刀)
来源产地为鸢尾科植物鸢尾的叶、根状茎、或全草。
叶、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切碎鲜用。根状茎,全年可采,挖出根状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切段备用。
别名乌园、乌鸢、紫蝴蝶、蓝蝴蝶、老鸦扇、扁竹叶、九把刀、燕子花、扁竹兰、扁竹、蒲扇风、老君扇、扁柄草、铁扁担、交剪七、鲤鱼尾
鸢尾,多年生草本。高35-80cm。植株基部围有老叶残留的膜质叶鞘及纤维。根茎较短,肥厚,常呈蛇头状,少为不规则的块状,环纹较密。
叶基生;叶片剑形,长15-50cm,宽1.5-3.5cm,先端渐尖,基部鞘状,套叠排成2列,有数条不明显的纵脉。花茎高20-40cm,与叶近等长,中下部有1-2片茎生叶,顶端有1-2个分枝;苞片2-3;花梗长1-2cm;花蓝紫色,直径达10cm,花被裂片6,2轮排列,外轮裂片倒卵形或近圆形,外折,中脉具不整齐橘黄色的鸡冠状突起,内轮裂片较小,倒卵形,拱形直立,花被管长3-4cm,雄蕊3,长2.5-3cm,花药黄色;
子房下位,3室,花柱分枝3,花瓣状,蓝色,覆盖着雄蕊,先端2裂,边缘流苏状。蒴果,椭圆状至倒卵状,长4-6cm,直径2-2.5cm,有6条明显的肋;种子梨形,黑褐色,种皮皱裼。
花期4-5月,果期6-7月。
性味功效《全国中草药汇编》
根状茎
苦、辛,平。有小毒。
活血祛瘀,祛风利湿,解毒,消积。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咽喉肿痛,食积腹胀,疟疾;外用治痈疖肿毒,外伤出血。
外用适量,鲜根状茎捣烂外敷,或干品研末敷患处。
《中药大辞典》
根状茎
辛,寒,微毒。
消积,破瘀,行水,解毒。治食滞胀满,症瘕积聚,臌胀,肿毒,痔瘘,跌打损伤。
治跌打损伤:鸢尾根一至三钱。研末或磨汁,冷水送服,故又名"冷水丹"
《中华本草》
叶或全草。
辛;苦;凉;有毒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消肿止痛。主咽喉肿痛;肝炎;肝肿大;膀胱炎;风湿痛;跌打肿痛;疮疖;皮肤瘙痒
内服:煎汤,6-15g;或绞汁,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后语:希望大家阅读后在右下方“在看”处点个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感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