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姿势
经常有一些产后妈妈联系我
生完孩子后才发现,人生不止妊娠、分娩的痛,还有开奶、排恶露...之痛,做一个妈妈的过程,我感受到世界对我的“恶意”。
今天我们细数一下,当宝宝呱呱坠地后,有哪些疼痛会自己“找上”你,以及我们对应策略。
NO1
腹痛
产后2-4天是子宫反射性收缩,会引起下腹的阵痛,特别是在母乳喂养的时候疼痛更明显。
子宫收缩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子宫出血过多,并且促进恶露排出,这种疼痛一般在产后3-4天就会消失。
应对方法:
1、如果轻微疼痛,顺其自然。
2、痛感稍明显可以轻轻按摩小腹,或者可以用热水袋热敷。
3、痛感稍重,影响到休息或者睡觉的时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适量的止痛药。
也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益母草膏或者生化汤,有助于减轻疼痛。
NO2
会阴痛
生产过后从阴道到直肠部位都可能会产生痛感,通常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这些部位是胎儿分娩的时候经过地方,导致这些部位的肌肉因扩张而出现轻微的肿胀;另一个是因为分娩的时候进行了侧切缝合,如果分娩过程中使用了真空吸引术和馋钳,肌肉肯定会受到更多伤害,那么妈妈们所感受的同感会更加严重一些。
应对方法:
1、产后立即冷敷,对会阴处的恢复很有帮助。
2、尝试坐浴。
3、疼痛严重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量的止痛药。
NO3
阴道痛
普遍见于胎儿较大者,当TA从狭窄的阴道分娩出来的时候,迫使阴道组织过度扩张与伸展,造成淤血和损伤,从而产生产后阴道痛,大声说话或者大笑的时候痛感会更加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痛感会逐渐减轻。
应对方法:
1、温水坐浴。
2、用纱布包裹碎冰对疼痛部位进行冷敷。
3、疼痛剧烈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
4、避免对疼痛部位产生压力的姿势,睡眠宜取侧卧位。
5、站或坐不要太久,坐时可在臀部垫个软枕头,或坐在中间有凹陷的坐垫上。
6、做促使阴部组织恢复的运动。方法是做憋尿动作,以收紧阴部及肛门附近的肌肉,持续8~1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肌肉,并持续几秒钟,每天做20次。
NO4
耻骨痛
不少新妈妈产后下蹲、拿重物或排便时,感觉耻骨处疼痛,重者甚至迈不开腿,用不上劲。
这是因为胎儿娩出时损伤了耻骨和周围韧带所致,一般数周内恢复正常。
应对方法:
1、孕期减轻活动,注意休息,防止孕期耻骨分离。
2、产前发现胎儿过大,可考虑剖宫产。
3、采用弹性附带固定骨盆,帮助耻骨恢复。
4、少做上下楼梯或走斜坡路的活动。
5、走路时放慢速度,步幅不宜过大,避免加重耻骨损伤。
NO5
尾骨痛
一些新妈妈在仰卧、坐位或用力如厕时,感到脊柱最下端疼痛,特别是坐在硬物上痛感会加重。
主要见于产妇骨盆偏狭窄,或胎儿头部过大,分娩时胎头通过产道时将尾骨及肌肉挤伤。一般在分娩后一两个月内逐渐减轻。
应对方法:
1、胎儿过大(超过4千克)或孕妇骨盆狭窄,分娩时及时采取手术助产或剖宫产手术。
2、疼痛处热敷。
3、不要仰卧,坐时避免与硬物接触,垫上柔软的垫子或橡皮圈。
NO6
肌肉痛
分娩时较长时间猛烈用力,造成肌肉组织或韧带过劳。加上失血引起血气两虚、周身毛孔张开,容易使风寒侵入体内,引起肌肉酸痛,尤其是两腿间的肌肉疼痛更为显著。一般数日内可以痊愈。
应对方法:
1、注意保暖,特别要注意寒冷季节。
2、月子里尽量不接触凉水,以免寒邪侵入肌肉。
3、在疼痛部位搽抹红花油。
4、按摩。
5、热水浴。
NO7
乳房胀痛
分娩后2~3天,乳房逐渐充血、发胀,分泌大量乳汁。如果乳腺管尚未完全畅通,致使乳汁不能顺利排出,或者乳汁分泌过多超过宝宝需求,就可潴留于乳房内,引起乳房发胀与刺痛。
应对方法:
1、及早喂奶,尽量让宝宝吸空乳房。
2、热敷或向乳头方向按摩乳房,帮助乳腺通畅。
3、奶水过多时可用吸乳器吸出,也可用手挤,方法是:洗净双手,握住整个乳房,均匀用力,从乳房四周轻柔地向乳头方向按摩挤压,待乳汁排出后就轻松了。
NO8
足跟痛
产后足跟痛,中医学归咎于产后肾虚,加上经常赤脚使足跟外露,或常穿硬底、弯曲度高的高跟鞋,使产后本已虚弱的足部肌肉不能得到休息,气血失于温养而不流畅,就很容易导致足跟痛。
应对方法:
1、产后3个月内不要穿高跟鞋和硬底鞋。选择厚底鞋,鞋底不能软,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
2、穿凉鞋或拖鞋时最好穿上袜子。
3、请中医指导,采用以补肾为主的食疗和药疗,积极调养。
4、注意多休息。进行足跟按摩,或者进行功能锻炼。
NO9
膀胱痛
多见于产程过长、排尿不顺畅、尿液积在膀胱内无法排出的产妇。另外,剖宫产后放置导尿管发生了细菌感染,引起膀胱发炎,也可诱发疼痛。
应对方法:
1、导尿或进行排尿训练,及时排空膀胱。
2、膀胱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
3、多喝水促进细菌排出。
NO10
腰背痛
妊娠期间激素水平及松弛素水平的变化,骨盆周围的韧带松弛,加上产后未及时恢复,使得产后容易发生腰背痛,另外由于腹壁肌肉功能下降所致的脊柱背部肌肉的牵拉,腰部肌肉过于拉伸;产后哺乳姿势不恰当;产后感染风寒、久坐或久站等因素都使得产后容易出现腰背痛的现象。
应对方法:
1、仰卧平躺在床上,双膝弯起,靠向自己胸部,用双手抱住双膝,慢慢用力,尽量贴近自己胸部,维持此姿势一两秒钟,再回复平躺。
2、端坐在椅子上,双腿分开,双手放松置于两膝间,身体向前弯曲并摸到地板,然后立即回复端坐姿势,要注意,回复坐姿要快,往下弯腰动作要慢慢来。少弯腰,不提重物,注意休息;
3、坚持做一些盆底复健的运动;
4、痛的时候,可以试试热敷来缓解。
希望产后的妈妈们要“对症下药”,疼痛来临的时候,第一要忍,第二要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解决,坐一个无痛的月子哦!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