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物产
在百里竹海中段的一片溪谷地带,
连片的这种植物有点壮观~
城里来的小朋友一见:
哇,好神奇,
长得太像火腿肠了,
能吃吗?
这是什么“鬼”???
这火腿肠是种出来的吗?
它有什么神奇功效吗?
别逗我了,快说,这是什么?
图中的神奇植物叫做蒲棒,梁平乡村老农叫他毛蜡烛,是广泛生长在中国的一种野生蔬菜,其假茎白嫩部分(即蒲菜)和地下匍匐茎尖端的幼嫩部分(即草芽)可以食用,味道清爽可口。是的,它可以吃,看清了哦,不是吃那个蒲棒,是吃茎白和茎尖。
而像火腿肠的这个棒子,
则是它的花,具有止血功效,
以前百里竹海的人上山砍伤割伤了,
就用它敷伤口止血
当地人并不知道,
它还是一种水景花卉,
且听以下内容慢慢道来!
植物名称:水烛
别称:蒲草、水蜡烛、狭叶香蒲、蒲包草、野蜡烛、毛蜡
学名:Typhaangustifolia
科属:香蒲科Typhaceae,香蒲属Typha
分布区域:中国广泛分布
习性水烛属于多年生沼生草本,匍匐根状茎粗壮。茎直立,高0.5-3米。叶片狭条形,宽4-10毫米,叶鞘圆筒状,具膜质边缘。
穗状花序圆柱状;花单性,雌雄同序,雄花序在上部,长20-30厘米,雌花序在下部,长8-20厘米,成熟时直径约10-25厘米,雌雄花序之间有一段长2-15厘米裸露的花序轴;
雄花有雄蕊2-3枚,毛较花药长,花药黄色,花粉粒单生;雌花的小苞片匙形,柱头长于苞片,毛与小苞片近等长而比柱头短。小坚果无沟。
用途水烛是中国传统的水景花卉,用于美化水面和湿地。水烛的叶片可作编织材料;茎叶纤维可造纸;花粉入药,称"蒲黄",能消炎、止血、利尿;雌花当作"蒲绒",可填床枕。花序可作切水烛。
医药功效:性平,味甘。补肾固精,止血利尿。
应用:遗精、白带、外伤出血、膀胱炎、血尿、吐血、鼻衄、便血等有特效。
蒲草是造纸原料;还可编蒲包、蒲席等;蒲绒可做填充物;花粉称蒲黄,供药用,为止血剂。水烛是中国传统的水景花卉,用于美化水面和湿地。水烛的叶片可作编织材料;茎叶纤维可造纸;花粉入药,称“蒲黄”,能消炎、止血、利尿;雌花当作“蒲绒”,可填床枕。花序可作切花或干花。
特征水烛(蒲草)属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分率力极强,植株基部的地上茎短缩,并从其叶腋间抽生地下匍匐茎,匍匐茎在土中水中延伸,长30-60厘米,其顶芽弯曲向上生成新株,成株高达-厘米,开展度60-80厘米,每株有6-13片叶。
叶箭形,全缘,叶色浓绿,断面成新月形,质轻而软,叶肉组织为中空的长方形孔格,是湿生结构,叶片下部的叶鞘长达50-60厘米,层层相互抱合成假茎。
假茎浸入水中即可为白色,近水面处为白绿色,在气候适宜的条件下,在短缩茎的每一节间陆续向侧抽生白嫩的匍匐茎,即为食用部分-草芽,草芽长20-30厘米,粗1-1.5厘米,分5-6节。部分成株叶丛中油生花薹,花薹顶端生出肉穗花序,花单性,雌雄同株,开花受精后形成果穗。根为须根,环绕在短缩茎上,白色细长。
蒲草多自生在水边或池沼内,每年春季从地下匍匐茎发芽生长,并且不断发生分株;冬季遇霜后,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匍匐茎在土中过冬。
蒲草不但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艺品编织加工材料,也是广泛生长的一种野生蔬菜,其假茎白嫩部分(即蒲某)和地下匍匐茎尖端的幼嫩部分(即草芽)可以食用,并且清爽可口;老熟的匍匐茎和短缩茎可以煮食或作饲料;雄花花粉俗称“蒲黄”,具有药用和滋补功能。
育苗技术1、整地蒲草最适宜生长在有浅水、底部最深厚沃土的湖泊或池沼。栽植前要进行整地,如果土壤坚实,便要翻耕或用锹挖栽植穴,穴23~26厘米见方。如果土壤松软,则只要挖出草根进行沤肥,沤肥须在栽前15天进行。
2、栽植栽植期,长江流域一般是从清明到小暑,其中以立夏到小满栽植最好,因为这时幼苗已长得比较高,同时温度适宜,容易成活,并且生长快,当年就可获得较高产量。
栽植时,选生长健壮、假茎较粗、叶片较宽,并呈葱绿色的分株苗,要求当天挖苗,当天栽植,可以适当密植,株行距50~60厘米见方。如果土壤较软,水深在60厘米以下,可用手栽,栽植深度为17厘米左右,如果土壤较硬,要用锹挖穴,扶苗入穴,用土壅根。栽后,必须有部分叶片露出水面,以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如果叶片过长,应剪去上端部分,否则不利扎根成活。
3、间作蒲草可与莲藕间作,即每栽蒲草3行,留出空地3米左右,栽植莲藕1行,一块地一年之内,既收蒲草,又收莲藕,莲藕入土较深,而蒲草在表土生长,互不干扰,两种作物都能正常生长,并且有防止栽植地水分过于蒸发和防止杂草蔓延的作用。
管理1、除草栽后半个月,用手拔净杂草,最好一连除草2~3次,要求在小暑前后除净杂草,这样,蒲草可发生3批分株。
2、管水每年春季植株萌芽前的一个月,湖、池内要保持17厘米以上的浅水层,以适应地下根系活动的需要。随着植株萌芽生长加快,水层要逐渐加深,植株长大以后,水层可加深到60~厘米。采收蒲草时,为了假茎大部分或全部可淹没在水中,蒲草不能缺水受旱,否则,植株黄瘦,大量抽薹开花,少生或不生分株。
3、更新蒲草栽植5~6年以后,产量下降,要及时更新,更新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挖去宽约2米一条地上的母株,保留同样宽的相邻母株,等到保留母株发生分株,且新株蔓延到空地时再将保留地上的母林挖去;二是把母株全部挖去,重新栽植新的分株;三是换地重新栽植。
采收草芽生长快,分孽力强,如不及时采收,嫩茎即迅速抽出水面变为新的植株,新株过多,会造成相互荫蔽,影响产量,采收蒲革要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分次收获,在种植当年,如果植株生长旺盛,可以在6~7月开始采收,到8~9月再采收一次;如果生长不旺,只能在8~9月来收一次,第二年立夏到小满期间,新株高约60~厘米时,用手拔收一次,以后要限一个月采收一次,一共采收3次。
采收时,先采收比较瘦小或即将抽薹的植株,留下生长旺盛的肥壮植株,以保证持续高产。第一次和第二次采收后,最好施一次追肥,促使恢复生长。采收草芽时,可以从春季开始一直采收到夏季,随时在土中摸索采收,但应考虑到不能同时采收蒲草;采蒲菜时,应少采或完全不采草芽为好,以免削减蒲菜产量。采收蒲草时,人要顺扁的一方,即不长叶的一方走向,以免踩断草芽。由于草芽是从下而上陆续抽生,因此也要自下而上采收。
管理要点温度管理:由于它原产于温带或暖温带地区,因此对温度的要求不算太严,只要不低于0℃就能安全越冬;不高于33℃就能顺利度夏。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光照管理:需要充足的直射阳光才能正常生长。如果光线不足,或是把它放在蔽荫的环境下养护,则叶片会长得薄、黄,枝条或叶柄纤瘦、节间伸长,处于徒长状态,花瓣小,花色淡甚至开不出花。
水分管理:它的一生都需要生活在水中。
肥料管理:春季气温回升后(8~10℃)即可栽种,盆栽宜选用口径50公分左右的瓦缸,用瓦片把盆的底孔盖好,加入3~5公分厚的塘泥,再放上3公分厚的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其上本覆盖塘泥,装到花盆的一半高度,放入根茎,填入塘泥,泥面离盆沿大约12~18公分。
根茎种好,加入清水,深度大约为2公分。小浮叶长出后,就要适时地追施液肥了,建议施用“护花宝”系列家用花肥,这个系列的肥料有专门针对它的配方,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长和开花的需要。
后半部分知识引据花卉网
本地通/万事通客服
广告推广
或
↓↓点“阅读原文”进入梁平本地通/万事通首页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