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腹绞痛挂什么科?
肚子一痛就浑身没力是怎么回事?
无缘无故突然肚子痛、拉肚子严重吗?……
突发的剧烈性肚子痛绝对不能大意。这次专门整出了一篇关于肚子痛的就诊指南,各位老铁收下吧。
01你说肚子痛
到底是腹部哪里痛呢?
医生是最怕听到患者说“肚子痛”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
你说的肚子痛可能是这样的↓
但是在医生眼里,你的肚子是这样的↓
所以为了在肚子痛时不走冤枉路,第一次就找准病灶。我们必须知道,这痛是痛在哪,痛的地方都有什么主要器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腹部的分区,由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井字形,即9块区域(分割线位置大致如下图)。每块区域对应不同的脏器,我们依次对应来看↓
求求小编,能不能换张普通人比较能接受的图?好吧,请往下看↓右上腹部(1区):主要有肝右叶,胆囊,右肾,右肾上腺,结肠肝曲,部分十二指肠。可能是急性胆囊炎
感觉:
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有明显的触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等症状,就可能是急性胆囊炎发作。
常见原因:
胆囊管堵塞或者受到细菌感染,约95%的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
注意: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有胆囊穿孔引发感染性休克的危险。
上腹部(2区):主要有肝左叶,胃幽门端,十二指肠,横结肠,胰头和胰体。可能是急性肠梗阻
感觉:
肚脐周围出现胀痛、绞痛,有食物堵塞、憋气的感觉,有可能是肠梗阻。
常见原因:
新生儿发育不全,可能出现肠闭锁;老年人消化不良,可能会出现绞窄性肠梗阻。相比之下,老年人的痛感更为迟钝,不能作为病情轻重程度的唯一判断依据。
注意:
急性肠梗阻有一定致命率,一旦肚脐周围胀痛难忍,还出现脱水、排便困难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左上腹部(3区):主要有脾,胃,左肾,左肾上腺,结肠脾曲,胰尾。可能是急性肠胃炎
感觉:
疼痛有烧灼感,通常集中在上腹部、左侧肋骨下方的区域,会恶心反胃、腹泻腹胀,甚至出现高烧、昏迷等症状。
常见原因:
饮食不当,使肠胃受到刺激,导致胃肠粘膜发炎。
注意:
不严重的肠胃炎,可以通过补充电解质来缓解疼痛。如果病情加剧,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要拖延。
右侧腹部(4区):主要有右肾下部,升结肠,空肠。中腹部(5区):主要有输尿管,横结肠,十二指肠下部,空肠和回肠,肠系膜及其淋巴结。左侧腹部(6区):主要有左肾下部,降结肠,空肠或回肠。右下腹部(7区):这里有盲肠,阑尾,女性右侧卵巢及输卵管,男性右侧精索,回肠下端,淋巴结。可能是急性阑尾炎
感觉:
持续加剧的呕吐、恶心。初期疼痛可能出现在腹部中上区域,也有可能在肚脐周围,是一种内脏神经反射性的胀痛和钝痛。随着病情加剧,疼痛大多会固定在右腹股沟靠近肚脐的位置,有明确的压痛点,按一下就会痛。
常见症状:
患者一般不会有高烧,但如果体温超过38℃,情况可能比较严重,例如阑尾炎穿孔或腹膜炎。
注意:
要及时就医,但不必过于担心,急性阑尾炎致命率较低,发作时只要能及时治疗,一般很快就可以康复。
下腹部(8区):这里有输尿管,胀大的膀胱,女性增大的子宫,回肠,乙状结肠;可能是急性膀胱炎
感觉:
膀胱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都可能伴随有尿频、尿急、血尿、排尿痛、膀胱水肿等症状。
常见原因:
泌尿系统出了问题,比如尿路感染或结石。
注意:
急性膀胱炎病情更为紧急和严重,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不仅会损害膀胱、尿道,还会影响到肾脏的健康。
左下腹部(9区):这里有女性左侧卵巢及输卵管,男性左侧精索,乙状结肠,淋巴结。有没有一种被知识的海洋冲昏头脑的感觉,那我们再来划遍重点,清醒清醒:肝胆在1区(右上腹);胃在2、3区(左上腹部);阑尾在7区(右下腹部);子宫、膀胱在8区(下腹部)。PS:记不住没关系,猛戳右上角转发收藏,下次有需要再拿出来看。02这些腹痛
决不能忍,请马上就医
肚子痛虐人千万遍,准备去看医生前先“定位下要看啥科,可别挂错了。如果是上腹部(2区)、左上腹部疼痛(3区),同时伴有腹胀、反酸、烧心、嗳气、黑便等异常情况,考虑胃、十二指肠病变,建议挂消化内科。如果是肚脐区域(5区)、下腹部疼痛(8区),同时伴有腹泻、便秘、便血等异常情况,考虑肠道病变,建议挂消化内科。如果是右上腹(1区)剧烈疼痛,吃油腻食物后疼痛加重,或伴有皮肤巩膜发黄、尿黄,考虑胆囊、胆道疾病,建议挂肝胆外科。如果右下腹部(7区)剧烈疼痛,很大可能是阑尾炎,尤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开始为上腹痛,然后转移到右下腹痛),建议挂胃肠外科或普外科。如果是一侧腹部绞痛,同时伴随尿道放射性疼痛,或有尿急尿痛等症状,考虑泌尿系统的问题,建议挂泌尿外科。如果疼痛部位偏上(2区再偏上的区域),同时觉得乏力、出汗、或胸痛,考虑心脏病变,建议挂心血管内科。如果女同胞下腹疼痛(7、8、9区域),然后大小便正常,同时有月经不调、阴道出血等情况,建议挂妇科。注意事项
如果突然肚子特别痛,痛得想嗷嗷叫的话,建议挂急诊。
如果出现一般的肚子痛,不是很剧烈,你又无法确定具体在哪,可以考虑挂消化内科,通过医生的诊断来排查病痛原因。
End
内容策划:茯神,内容主编:曾小E
全文审校:林一二,图片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