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
滨城:夏、商时为兖州地,周属齐地,秦属齐郡,西汉置湿(漯)沃县,公元年(隋开皇十六年)改湿沃为蒲台县,隋末县废,公元年(唐武则天垂拱三年)析蒲台、厌次置渤海县,公元年(周显德三年)置滨州,以滨渤海之州而得名,领渤海、蒲台2县,公元年(雍正十二年),因武定州升为武定府,滨州降为散州,隶属武定府,公元年(民国二年)废武定府,改滨州为滨县,年析滨县、博兴县置滨州市,年,地级滨州市成立,因辖区为滨州市城区而改称滨城区。滨州的文明,发端于河海,济水横穿其境,方志记载:“滨地昔名渤海,登城可望见海潮”,鱼盐之利为四方剀觎,渤海望潮、清河横带等为当时的名景。人文景观更让人称羡,秦台,传为秦始皇东游萦蒲系马处,又名蒲台;古滨州城内的茅焦台,为纪念冒死上谒的茅焦所筑;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的杜氏家族……滨州夜景
秦台遗址
茅焦台遗址
杜受田故居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一并表示感谢)
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