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血液科又一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顺利出仓,移植后骨髓和血液各项指标恢复良好!
37岁的刘先生1月因颈部不适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12.24×/L,血红蛋白48g/L,血小板5×/L,完善骨髓形态、免疫分型、融合基因等检查后诊断为“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Ph染色体是该病特异性的染色体异常。常规的化疗难以使Ph+ALL患者获得较长的生存,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成人Ph+ALL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问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在疗效上完全不劣于同期的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有效地降低了复发率及移植相关风险。
刘先生随后接受了2疗程的TKI联合化疗,治疗效果非常理想,迅速达到了最佳的完全分子生物学缓解(CMR)。为了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获得长期无病生存,年轻的刘先生和他的家人出于对医院血液内科的信任,最终接受了主管医师董华丽大夫的建议,选择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承载着患者的信任,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团队在李大鹏副主任、周其锋主任医师、于路佳副主任医师、丁琴护士长的带领下,制定了周密详细的移植计划。在移植开始前同院领导、输血科、药剂科等多部门针对血制品的输注、移植仓内药物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充分沟通、积极协作,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移植工作顺利开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清髓预处理方案不同于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具有药物毒性强、骨髓抑制重的特点。在团队医疗人员的缜密安排下,在层流病房护士精心护理下,患者预处理期间没有出现黏膜损伤、组织水肿、膀胱炎、癫痫等毒副作用,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粒细胞缺乏期间也没有出现感染、出血等常见的移植并发症。在造血干细胞回输后+10天白细胞、血小板成功植活,随后顺利出仓。
近年来,医院血液科不断优化科室条件,提高诊疗技术水平,长期选派医护骨干人员前往天津、北京等地进修学习,确保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医院血液科常规诊疗项目,在淋巴瘤、骨髓瘤、急性白血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科室还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脐血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