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为储尿的器官,上与肾脏下和尿道相连通,膀胱炎可引起尿障碍、疼痛、尿的改变以及上行性肾脏感染等病变。
病因病机
因正常时膀胱黏膜对细菌有很强的抵抗力,膀胱炎多为继发性感染,原发性膀胱炎极少见。本病多见于女性,因女性尿道短,易引起上行感染,导尿及尿道感染、盆腔炎、阴道炎等生殖系统炎症,均易引起膀胱继发感染。膀胱炎又可继发于肾脏感染,膀胱本身病变如结石、肿瘤、损伤等也可并发膀胱炎。此外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所致的下尿路梗阻及神经系统损伤均易诱发膀胱炎症。
急、慢性膀胱炎归属中医的“血淋”、“气淋”范畴,是以热结膀胱为主,或热壅(yōng)下焦,或膀胱气化不利,或房事过度耗伤肾气等原因发作。
临床表现
期临床表现有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膀胱炎发病急,病程短,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及尿不尽的感觉,排尿时有烧灼感。上述症状不论白日和夜间都存在,此外可有血尿和脓尿,以及会阴部、外尿道口或耻骨上部疼痛。患者感到体弱无力,有低热或高热,并伴有腰背痛,男性可并发附睾炎或尿道炎,女性常伴发盆腔炎。
尿检可见红细胞、脓细胞及细菌,不会出现管型。慢性膀胱炎发病慢,病程久,可反复发作或急性发作。在女性成人偶可发生间质性膀胱炎,期膀胱容量小,尿频尿痛等症状显著,患者因尿道、会阴部或耻骨上部疼痛而十分难受。
慢性膀胱炎症状可持续很长时间,时常或间歇性发作。患者乏力,出现腰骶部、小腹部及会阴区不舒适或隐痛,有时会出现头昏、眩晕等神经衰弱症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