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医学认为:膀胱炎是指大肠杆菌等细菌从尿道口逆行侵犯膀胱而引起的炎症,有急慢性之分。临床上以尿频、尿痛和脓尿等小便异常表现为主要特征。急性膀胱炎通常伴有尿道炎起病突然,患者约半小时左右排尿一次,也有数分钟即要排尿,尿道灼痛,下腹及会阴部也有疼痛,尿色混浊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脓细胞。单纯的急性膀胱炎不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其病程较短:一般在7~10天内症状即可消失。若延误治疗转入慢性,则病程可达数月以致数年膀胱炎的诊断:除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和下腹部压痛外,尿液检查有脓细胞红细胞即可确诊。
急性膀胱炎属中医“热淋”、“溺血”、“下焦湿热”等症范畴。其病机有两方面:
一是外感湿热之邪侵入膀胱,二是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膀胱造成气化失常。若多食肥甘辛辣之品,或者嗜酒太过,酿成湿热更易诱发本病。由于湿热郁久损伤肾阴,故本病到慢性发作阶段就会出现肾阴亏损,湿热留恋不去,虚实夹杂的表现。
本病在治疗上以清利为主,如见伤阴症状,则结合养阴的方法一起应用。
1.湿热邪毒蕴结膀胱型
症状:可见小便频数,点滴而下,尿色黄赤灼热刺痛,大便千结或溏而不爽,少腹窘迫,且见痛引脐中,或伴腰痛拒按,舌甘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2.脾胃湿热下流膀胱型
症状:可见小便涩痛难忍,尿热而急,口臭而黏;齿痛纳呆舌苔黄腻而秽脉弦滑有力。
治法:清胃醒脾,通淋化湿。
3.湿热下注损伤肾阴型
症状:可见小便频数涩痛、眩晕腰酸,口心烦,舌红缝,脉细弦数。
治法:清利湿热,滋养肾阴。
案例分享
朋友急性膀胱炎,排尿困难,舌苔红,心肺区花剥苔。耳尖泄血,贴压一次就有效果了,耳穴太神奇了!
耳穴仅调理一次,排尿正常,睡眠改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