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宝宝,男,4个月,经常不明原因地发烧,一发烧就不吃奶也不吃东西,总是哭哭闹闹。去看医生,有说感冒,有说消化不良。打了抗生素就缓解一些,停药就复发。孩子瘦弱、发育很差,发烧似乎越来越频繁了……。2个月后的一天,魏妈妈偶然发现宝宝的尿有些混浊,赶快送去化验,这才找到了病根儿,原来是“尿路感染”。
这是一个真实病例,宝宝婴幼儿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以没有泌尿系统表现,只出现发热,呕吐,吃奶减少等等非特异表现,这时只考虑是感冒或胃肠不适就会耽误小孩的病情。
如何早期发现宝宝有泌尿系感染----全身中毒表现和局部表现
小儿尿路感染是临床的常见病,发病率为0.53%,发病率仅次于上感及胃肠炎。值得一提的是,婴幼儿约占尿感总发病人数的70%以上。
小便次数明显增多(尿频),解小便迫不急待(尿急),哭闹不安(尿痛),这些局部症状是年长儿泌尿系统感染的典型表现。年龄越小,全身中毒症状越明显,局部表现可以很轻或者没有。
婴幼儿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极不典型,以非特异中毒症状为主,可仅表现为发热、纳差、哭闹、呕吐、尿液浑浊等,3个月以下小婴儿症状更加缺乏特异性,可只表现发热(也可以不发热)、嗜睡、喂养困难、黄疸等。尿液分析和泌尿系B超等影像学检查帮助我们明确诊断,发现可能存在的泌尿系统解剖学或功能异常。留取清洁中段尿做尿培养是确诊的金标准。
宝宝泌尿系感染的病原体分析和治疗急性尿路感染感染病原菌80%以上为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如肠球菌为第2位,念珠菌是尿培养中第3位常见病原体。上泌尿道感染及急性肾盂肾炎:患儿年龄≤3个月或年龄3个月,若患儿有中毒、脱水等症状或不能耐受口服抗生素治疗,静脉注射抗生素(如第3代头孢)共10-14天。下泌尿道感染及膀胱炎的治疗:口服抗生素治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头孢克肟)7~14日。念珠菌尿路感染出现典型的泌尿系感染的表现,根据患者情况应用氟康唑个体化治疗。
那些泌尿系感染不需要治疗?小儿无症状性尿路感染仅仅是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如果没有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刺激征,也没有泌尿系器质性病变(尿路畸形,膀胱输尿管反流,肾脏疤痕等)一般不需要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如果有以上器质性病变要用药7-14天后,再预防性用药至疤痕消失。
泌尿系感染最严重的危害是那些?婴幼儿治疗不及时细菌进入血液并发败血症,向上蔓延扩散导致肾积脓,肾周炎,慢性尿路感染。
慢性重复泌尿系感染所致的肾脏结疤可能使患儿成年后发生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早期经过彻底治疗,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肾脏的疤痕会日渐变小。一般尿液回流的情况通常会在9岁之前就自然痊愈。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包括:
认真作好婴幼儿外阴护理,每次大便后应清洗臀部,尿布应常洗换,婴儿所用毛巾及盆应与成人分开,尽早不穿开裆裤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男孩包茎、女孩处女膜伞、蛲虫感染等;
及时矫治尿路畸形,防止尿路梗阻和肾瘢痕形成。
有以下表现是泌尿系感染高危人群,宝妈们要重视:尿液恶臭、顽固性尿布疹、便秘、夜间原无遗尿而出现遗尿、宝宝产检的时候肾积水、免疫力低下经常容易生病的小儿。小贴士:
小孩的排泄直接反映的机体器官代谢运转是否正常,而宝宝的小便颜色或量出现改变很容易让人忽略。宝宝的小便的异常不局限是肾脏的病因,其它多种病因也可以导致。
如小便发黄,有可能是脱水,也有可能是黄疸肝炎。
小便颜色酱油色,是因为其中含血,预示宝宝的泌尿系统存在疾病,也有可能存在溶血性疾病。
小便有异味,说明宝宝代谢方面可能有异常,有可能是糖尿病或苯丙酮尿症。
这些疾病发作是都不单纯有尿液的改变,如黄疸肝炎有乏力,饮食减少,肝功能异常。蚕豆黄(溶血性疾病)突然起病,有吃蚕豆制品史,面色发黄,发热,呕吐等等。根据这些可以明确鉴别。
参考资料:儿童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推荐阅读
父亲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下辈子,都不会再见了!适合所有人看看。
悲剧!儿童海洋球池竟“吃人”!孩子玩这个,家长要留点心
如果你总是靠吼来教育孩子,那么请读几遍,效果真绝!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