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省预防接种优秀人物和“十佳”模范人物评选活动正在进行中,快来为他/她投票吧!
?点击下面链接进入投票↓
“预防接种优秀人物”评选
?点击“参与投票”菜单进入投票↓
今日内容↓
遇?健
提个醒|7岁女孩吃完黑木耳被送进ICU!
生活圈|引发这么多疾病都因一个字!
7岁小女孩雯雯(化名),因为吃了浸泡了两天两夜的黑木耳中毒,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在浙江大医院ICU抢救了一个多星期,全身血液置换了4次,依然没能醒过来,目前生命垂危。
在浙江大医院湖滨院区的综合ICU里,雯雯插着呼吸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她的床头,摆放着一个紫色的冰雪公主玩偶,这是她之前心心念念了很久的礼物。两天前,雯雯妈妈委托ICU护士,将女儿梦寐以求的礼物放在床头,盼望她醒来后能第一时间看到。
黑木耳泡在水里两天两夜
一家三口食用后中毒入院
雯雯家在浙江农村,家中还有一个弟弟。7月28日那天,姐弟俩和妈妈三人,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腹痛、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等症状。
莫非吃坏东西了?妈妈赶紧带着雯雯和弟弟,医院就诊。医院检查后发现,三人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伤。结合三人的症状以及检查结果,当地医生初步怀疑是食物中毒引起的不良反应。
医生仔细询问了雯雯妈妈前一天吃了哪些食物,最终把怀疑目标集中在那盘凉拌黑木耳上。原来,前一天中午,雯雯和妈妈、弟弟三人在家吃饭,其中一道菜是凉拌黑木耳。据了解,黑木耳两天前就泡在水里,整整两天两夜。
三人当中,妈妈吃得最多,其次是雯雯。弟弟因为不太喜欢吃黑木耳,只吃了几口,后来医院又吐出来一些,所以弟弟的症状最轻,经过对症处理,已经脱离了危险。但雯雯和妈妈就严重得多了,她们全身黄疸升高,肝功能严重受损。尤其是雯雯,很快发展为肝功能衰竭,其他脏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人已经昏迷不醒。
多脏器衰竭
全身血液换了4次
由于病情危重,雯雯转入浙大儿院湖滨院区综合ICU治疗。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叶盛介绍,雯雯来的时候是昏迷状态,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她的谷丙转氨酶指标接近U/L(正常值小于50U/L),超出正常值将近倍,还有严重的黄疸。更棘手的是,除了肝功能衰竭,雯雯同时伴有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衰竭。
考虑到雯雯发病前一天吃了凉拌黑木耳,再结合她发病过程和临床症状,叶盛副主任推断,雯雯可能是因为摄入了黑木耳所携带的椰毒假单胞菌,引起急性中毒反应。
为了尽可能挽救雯雯的生命,从7月31日到8月8日,综合ICU总共为雯雯做了4次血浆置换,每次毫升新鲜血浆换入雯雯体内,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4遍。同时实施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尽可能清除毒素。
为什么黑木耳会变成“毒药”?黑木耳是家里最常见的一种食材,可以炒菜、炖肉,也可以作为包子或饺子的馅料。尤其到了夏天,凉拌黑木耳是一道清爽解暑的菜品。
浙大儿院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叶盛分析:“雯雯一家三口之所以会中毒,很可能就是因为黑木耳泡发时间过长,在水里泡了两天两夜,而且又是在室外高温的环境下。”黑木耳所携带的椰毒假单胞菌最适宜产毒的温度为26℃,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37℃。夏季高温天气,又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这两个因素叠加,为细菌滋生和产生毒素提供了有利条件。
疾控工作人员表示,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食物接触史、中毒患者血液检测结果和中毒症状,可以明确此次事件确实为米酵菌酸中毒,而这个元凶确实存在女孩吃进嘴巴的黑木耳中。
但是,有两个因素需要注意,一就是长时间浸泡,二就是浸泡的环境,具体指浸泡时周边同时存在过期变质的食物,或浸泡容器未洗涤干净而残留食物残渣,而变质和残留的食物残渣会成为米酵菌酸形成的温床。
“米酵菌酸”毒素烧不死煮不灭椰毒假单胞菌不耐高温,很容易被高温杀死。像日常生活中的干制黑木耳都可以放心吃,关键是黑木耳泡发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建议不超过2-3小时)。如果黑木耳在水里泡发时间过长,就容易变质,椰毒假单胞菌会大量繁殖,这种特殊的细菌会产生一种名叫‘米酵菌酸’的毒素,摄入这种毒素后,就会有致命风险。
特别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尽管“椰毒假单胞菌”容易被高温破坏杀死,但是它所产生的“米酵菌酸”毒素却是耐高温的。也就是说,一旦形成了“米酵菌酸”毒素,烧不死,煮不灭,人体摄入后,会随着血液流动,到达人体各个脏器,对各脏器造成损害。
更棘手的是,对于米酵菌酸,目前医学上没有特效药,只能见招拆招,对症治疗。如果中毒不严重,还有机会抢救,如果毒素已经到达各脏器,已经造成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细菌性食物中毒当中,“米酵菌酸”毒素是致死率最高的细菌毒素之一,死亡率高达50%以上。
臭米面、玉米面、木耳
这三种食物处理不当易产生毒素
除了常见的黑木耳,还有哪些食材可能含有这种致命的毒素?
叶盛介绍,目前已知的有三种常见食物,如果储存处理不当,就可能会滋生“椰毒假单胞菌”,产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
臭米面
臭米面是将玉米、小米等粗粮用水浸泡发酵制成,风干后制成粉末,作为面条、烙饼等面食的材料。
玉米面
玉米面的原材料是玉米粗粮,不少追求健康饮食的市民,会选用玉米面为材料制成的面食。玉米面如果储存不当,受潮发霉后,也会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毒素。
泡发时间过长的木耳
包括黑木耳和白木耳(银耳),尤其是鲜银耳,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率最高的食物就是鲜银耳。目前市面上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鲜木耳,市民在购买时要慎重,如果鲜木耳已经有腐败迹象,比如发黏、流水、有异味等,千万不要购买。
如果不幸中毒会有什么症状?“米酵菌酸”毒素的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3天,多数为半天到一天。患者初期仅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出现黄疸、肝功能衰竭、意识不清、休克昏迷等严重症状,轻者1-3天自行康复,重者可能在2-4天内死亡。
叶盛提醒,如果吃了木耳后感觉到身体不适,应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将之前的饮食情况告知医生。
木耳随发随吃那应该如何安全健康吃黑木耳呢?叶盛给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不仅仅是黑木耳的泡发和烹饪需要引起重视,常吃的白木耳(银耳)也要引起重视。泡发木耳类食材,随发随吃,特别是夏季,最好将木耳的泡发在冰箱进行。
其次,如果泡发时间较长,忘了换水,出现上述情况时,别舍不得,要果断扔掉。
另外,目前市面上有鲜木耳售卖,叶盛建议消费者要仔细挑选,如有发粘、流水、异味,千万不能吃,如觉不适,应尽快就医,并将就餐史告诉医生。
针对夏季食品安全,叶盛特别提醒,还要做到砧板生熟分开、食材煮熟煮透、储存时间掌控,注意手部消毒卫生等。
引发癌症、心脏病……都因一个字!
懒,是很多人的习惯。但不是吓唬你,太懒真的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
懒得起床糖尿病、中风糖尿病:研究发现,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3倍多。所以经常睡懒觉的人,可能引发糖尿病,一定要注意了。
中风: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中风危险比睡7小时的人要增加70%。死亡率最低的睡眠时间约为7小时。
呼吸道疾病:卧室中早晨空气最污浊,含有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埃,对呼吸道抗病能力有影响。贪睡者容易经常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
消化疾病:如果睡眠过多,就无法按时进餐,胃肠发生饥饿性蠕动,打乱了胃液分泌规律,可能会影响消化功能,引起胃炎等。
对策:晚上不晚于11点睡觉,早上别晚于7点起床。可把闹铃比预定起床时间调早几分钟,在铃声响后,等脑子清醒过来,在被窝里活动一下手脚再起床。当然,别睡回笼觉啦!
懒得刷牙龋齿、心脏疾病龋齿、牙周病:一个人的口腔里有多种细菌。人在睡眠过程中,唾液分泌量大大减少,而这些唾液是杀灭细菌的主要力量。所以,偶然的一次睡前不刷牙,也许就会造成口腔细菌趁虚而入,其结果是龋齿及牙周病危险大增。
心脏疾病:许多研究证实,一些口腔细菌毒素经伤口进入血液,到达其他部位,就会使这些部位受感染而发炎,甚至导致心脏疾病。
对策: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仅可清除口腔积物,并且有利于保护牙齿,对安稳入睡也有帮助。
懒得吃早饭胆结石、冠心病胆结石:经过睡眠后,胆囊内存留很多胆汁,如果不吃早餐,胆汁会积聚形成结石。
冠心病:和每天规律吃早餐的人相比,不吃早餐者冠心病风险会上升约27%。
糖尿病:和每天规律吃早饭者相比,早饭时有时无的人糖尿病风险会升高25%~28%。
肥胖:每周吃不到三次早餐的人,和每周吃三次以上早餐的人相比,平均体重要高1.9kg。
对策:早餐即便是喝点牛奶、吃几片面包,都能把胆囊内潴留的大量胆汁排出体外,避免引起结石,以及其他疾病。
懒得喝水肾结石、膀胱癌肾结石:喝水少,尿液过分浓缩,尿中晶体沉积,就容易患上肾结石。
膀胱癌:摄入液体很少的人患膀胱癌的风险比较大。极少的液体摄入使尿液浓缩,排尿期延长。如果膀胱长时间地保留浓缩的尿液,可能就会增加膀胱癌的风险。
对策:每天应保证喝水~毫升,相当于3~4瓶纯净水的量。清晨可以喝~0毫升;晚上睡前可以喝毫升;每次排尿后喝~毫升;余下水分别于餐间饮服。
懒得上厕所膀胱炎、肠癌膀胱炎、肾炎:长时间的憋尿,会造成自身抗感染能力下降,导致膀胱炎等尿路感染,严重的还会细菌上行引起肾盂肾炎等上尿路感染,甚至还会影响肾脏功能。
前列腺炎:男性久坐、憋尿,还可能会诱发前列腺炎。这和尿液反流到前列腺腺体内、前列腺充血等诸多因素有关。
膀胱癌:长期憋尿会增大患膀胱癌的可能性。尿液中有一种可以致癌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侵害膀胱的粘膜,促发其癌变,憋尿会延长致癌物质对膀胱的作用。
肠癌:大便在肠道里存留时间过久,会增加毒素的重吸收,有可能导致结肠癌的发生。
对策:科学做法是每小时排一次尿;每天排一次便。
懒得运动心脏病、肾病癌症: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随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不运动者人体免疫细胞减少,就会大大增加患癌的几率,比如结肠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
心脏病:据研究,30多岁缺乏运动的女性,在今后患心脏病的可能性会高出近50%。
肾病:研究表明,每天坐姿大于8个小时的人要比坐姿少于3个小时的人,患上慢性肾病的几率高30%。
大脑萎缩: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不爱运动、身体不健康的人到60岁时大脑灰质变少,判断力变差。
对策: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研究,中速或快速走路有助于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的治疗;每天抬头、挺胸、大步走,持续30分钟以上最好。
综合:杭州日报、浙江在线、央视财经
编辑:季永春
参与答题为家中老人免费领取羊奶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