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的老化是从40岁之后开始加剧的,女性更易出现膀胱问题,步入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使得尿道组织变得更薄、更无力,膀胱的支撑功能因此下降。
预防膀胱老化应尽早做起。
①不要养成憋尿的习惯,憋尿容易加速膀胱衰老,导致膀胱经常滞留尿液,易诱发尿道感染、膀胱炎或结石、血尿等。
②已患前列腺增生的男性患者应尽早就医诊治。
已经开始出现膀胱衰老症状如尿频、憋不住尿等情况的人,日常应通过下列行为锻炼膀胱:
提肛运动:是指有规律地吸气时往上提收肛门,然后呼气放松,一提一松就是提肛运动。站、坐、行均可进行,每次做提肛运动50次左右,持续5-10分钟即可。还有助于预防痔疮等肛周疾病。
按时排尿:无论是否需要,每小时排尿一次,此后可逐渐增加排尿的时间间隔,直至能够3小时左右排尿一次。
另外要注意尿急时不要立刻排尿,而是先等一会儿,让排尿感稍微减弱些再排尿。
小便“憋不住”的常见病理性原因有膀胱过度活动症及压力性尿失禁。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指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但没有尿路感染或其他明确的病理改变。病因尚不清楚,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
在治疗上首先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肥胖者减轻体重;尽量在白天多喝水,但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水,临近夜晚不饮水。其次,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使用药物控制症状。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当腹压增高时,如大笑、咳嗽、打喷嚏就出现漏尿,在中老年女性中发病率非常高。
对于此类患者,如果漏尿不多,可以通过盆底肌肉训练的方法进行康复。漏尿严重的可进行微创手术治疗。
正常人排尿次数是白天4-6次,晚上0-2次,如果出现“憋不住”、“尿不尽”等排尿障碍时应及时就医。
(本文选自期刊《老年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