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种疾病,例如卵巢、膀胱或肠道。这些异位内膜会周期性出血,组织残留物和一些血液残留在骨盆或腹部,从而引起周期性盆腔疼痛和腹痛。治疗包括使用药物以减少症状,有些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二、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也可能造成盆腔疼痛,但通常伴有排尿困难,尿频,排尿时疼痛。涉及到肾的尿路感染可能除了发热、恶心外,还会有侧腹痛。几乎所有的尿路感染都可以用抗生素有效的治疗,但延误治疗有可能会导致肾损害。
三、肾结石肾结石由肾脏或输尿管中形成的晶体组成,大多数都很小,有一些可能达到像高尔夫球那么大。较大的结石移动度小,表现为腰部酸胀不适,或在身体活动增加时隐痛或钝痛。较小结石可引发绞痛,常骤然发生腰腹部刀割样剧烈疼痛,呈阵发性。虽然大多数小于6mm的结石可以自行排出,但是会产生很大的疼痛感。有一些结石,尤其是出现梗阻时,需要考虑碎石或手术取石。
四、间质性膀胱炎(IC)慢性中度复发性盆腔疼痛是间质性膀胱炎的一个表现。可能出现骨盆区域的受压感和疼痛,尿急,排尿痛,性交痛等症状。间质性膀胱炎主要发生在30-40岁女性中,原因未知,药物可以减轻症状。
五、盆腔脏器脱垂盆腔脏器脱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盆底支持组织薄弱,造成盆腔器官下降移位引发器官的位置及功能异常。这种情况造成的盆腔疼痛是压力样的,可能阴道和背部也有压力感。轻症患者一般无不适,重症患者可自觉有阴道块状物脱出,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伴或不伴有排尿、排便异常,外阴部出血、炎症等。年纪较大的女性更为常见。
六、盆腔瘀血症盆腔瘀血症是一种由于慢性盆腔静脉瘀血引起的病变。症状包括下腹部坠胀、腰骶部疼痛、性交痛、尿频、痛经、白带增多、极度疲劳等。这种情况造成的盆腔疼痛通常在坐位或站立时加重,平躺会减轻。习惯性便秘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女性或绝育术后的女性,出现慢性盆腔疼痛时,盆腔瘀血症可能性较大。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