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爱猫狗,绝对不要做两件事,一件是「去爪」,另一件则是剪掉胡须,这两个做法,一定程度说都相当于把猫狗截肢。
其中,尤其是宠物毛发的作用,在许多人的眼中遭到了低估。作为人类,我们倾向于将头发视为解剖结构的一部分,可以甚至应该将剪掉或剃掉,或者能够随意修理。
人们习惯性地认为,宠物身上额毛发也有类似的感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不能修剪,那当然不符合科学理论。但事实上,身体的毛发,无论生长在什么部位,都有其原因。
尽管现代社会使人类几乎可以对自己的头发做任何事而几乎不会有后果,但猫狗却并非如此,尤其是脸上的胡须。
修剪胡须,等于「暂时截肢」狗的胡须,有许多名称,如触毛(tactilehairs)、窦毛(sinushairs)或者触须(vibrissae),实际上是一种感觉器官。
这意味着,胡须不只是修饰,不是为了美观、可爱。这些长而硬、间隔较大的胡须中的每一根,都长在自己的特殊毛囊中。
这些独特的毛囊植入体内的深度,是普通毛囊的三倍,并且包含对触觉和振动均敏感的神经末梢。猫的胡须结构,与狗非常相似。
虽然猫狗已经被驯化千万年之久,但德国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没有科学证据证明,家养犬的胡须发育不全或退化。
换句话说,驯化并没有使狗的胡须变得无关紧要,它们在宠物狗中的作用与在野狗中的作用相同。猫的情况,也类似。
该研究指出:显然,狗的触须触感敏感,并且具有保护功能,其中也包括保护眼睛。从解剖学和生理学上证明,触觉毛是感觉器官的一部分,明显不同于人体毛发。如果没有它们,感觉器官就无法运转。
有趣的是,带来感觉的不是胡须本身,研究者安德烈·库珀(AndreaCooper)通过研究发现,晶须感测到附近的物体时,其产生的振动会向下传播到毛囊。触觉毛囊在内层有一个充满血液的空腔,其中拥有特殊的结缔组织和神经末梢,可以敏锐感知震动,并传递到脑部,让大脑分析出周围环境的特定信息。
触须也对气流的振动敏感。当空气在狗周围移动时,触须会振动,狗的大脑将之转化为对附近物体的存在、大小和形状的感知。
换句话说,利用好胡须,狗甚至不必看到,或者与物体表面进行物理接触,即可感知它们。
通常情况下,触须是一种预警装置,有助于防止动物与物体碰撞,并且可以防止外物损伤狗的脸部和眼睛。
研究已经观察到狗的大脑如何响应其感觉。在记录触觉的大脑区域中,近40%仅是面部信息,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上颚,即触须所在的位置。
虽然拔除胡须这一动作本身,并不会给狗带来太大痛苦,但这项德国研究的合著者得出的结论是,剪掉狗的触觉毛会造成相当大的伤害,相当于「临时截肢」(TemporaryAmputation),应加以禁止。
「修剪胡须,并不是美容措施,而是临时截肢,会使感觉器官失能,导致动物遭受暂时的身体损害,存在极大的伤害。因此,根据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动物福利法》,应禁止出于审美原因修剪狗的胡须。」
猫的胡子也有重要功能触碰猫咪的胡须是否会造成应激,目前存在争论。这一现象,被称为胡须疲劳(WhiskerFatigue)或者胡须应激(WhiskerStress),一些狗身上也会发生。
由于尚未有任何科学研究可以证实这一观点,因此许多宠物医生并不认同这是事实,有些甚至怀疑是宠物产品公司的宣传策略,旨在迫使人们购买特殊的保护猫胡须的食碗和水碗。
猫的胡须确实会触碰到较小的碗的侧面,人们没有办法知道猫的感觉,特别是考虑到触须的敏感性。
但著名宠物健康网站「PetMD」的兽医萨拉·武藤(Dr.SarahWooten)认为,对敏感的猫咪而言,频繁触碰胡子导致压力大,并非不可能之事。毕竟,野外的猫不会从碗里进食。
如果猫咪明明饿了,却总是把猫粮从碗里弄到地板上,或者对食物变得挑剔,可能是因为胡须压力,可以查查猫碗的原因。
一些猫咪可能会尝试从碗的边缘舔食物,而不必将其脸部或头部伸入碗中。
这种情况下,排除了肝脏、肾脏、膀胱炎或肠炎等疾病导致的因素后,可以尝试将其食物放在盘子或更宽、更扁平的碗中,使猫在进食时不碰触须。
最重要的是记住两点:1、切勿修剪宠物的胡须;2、猫狗应该始终从干净无毒的碗中进食和饮水,碗必须足够大且平坦,以免影响其胡须。
点个在看,让更多猫咪受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