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妇瘤二区开展组织间“三维插植”后装放疗,为60岁宫颈癌患者进行救治。据了解,这种治疗方案目前在本地区还未见过相关报道。
一看到肿瘤二字,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种莫名的紧张、担心、害怕……
近期,一位60多岁的患者,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医院,慕名找到妇瘤科二区翟艳红主任。经过门诊诊断后收住院,通过系统的检查评估,确诊为宫颈残端鳞癌IIIB期,其局部病灶直径近6cm(该患者20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手术”)。子宫颈残端癌是指在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发生的子宫颈恶变,多因妇科良性病变、产科疾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若干年后检查发现子宫颈残端恶变,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但是治疗难度较大。大多数子宫颈残端癌患者都接受放射治疗。一般宫颈癌的治疗,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以放疗为主,需要注重个性化治疗。对于宫颈残端癌来说,子宫体的切除,导致周围组织纤维化、疤痕形成,盆腔解剖关系发生变化,膀胱和肠管易粘连于宫颈残端,造成组织器官与肿瘤关系密切。普通的腔内后装治疗因没有子宫体难度及风险较高,再加上病灶巨大,单纯外照射和普通腔内放疗后,肿瘤存在治疗盲区,虽然妇瘤二区在对于妇科放疗方面已有专业的人员及经验,但对于这样一个巨块型残端宫颈癌,下一步的治疗仍然很棘手。经翟艳红主任团队研究讨论,鉴于患者期别相对较晚,决定为患者实施放化疗结合的治疗方法。为了尽可能只照射肿瘤而不照射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我们将放疗中常规的腔内后装治疗用三维插植近距离放疗来代替,对宫颈残端病灶及周边转移病灶实施治疗。那么,什么是三维插植近距离放疗呢?它是指将组织间插植针或治疗管按一定排列顺序,直接插入到瘤体内,建立条条隧道,连接后装治疗机,放射源就像地道战中的“战士”一样。通过隧道打入敌人(肿瘤)内部放射源照射完此隧道,再照射彼隧道,并能较好地保护膀胱,直肠等正常组织。治疗肿瘤的同时,减少放射性膀胱炎及直肠炎的发生。翟艳红团队经过对患者治疗效果评估及科室内部讨论后,放疗小组孟露红副主任医师精心制定放疗计划设计,在任亚娟主治医师的协助下,于年10月27日,为该患者实施了三维插植近距离放疗。目前,该患者的治疗还在进行中,我们医护人员会尽最大可能帮助患者。在此,特别感谢放疗科陈剑主任、物理师王健刚、王爱云副主任护师、CT定位室闫娜的大力支持及协助。妇瘤二区
编辑:闵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