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膀胱炎病因
膀胱炎治疗
膀胱炎手术
膀胱炎医院
膀胱炎饮食
膀胱炎诊断

体寒者须知艾灸这7个穴位可以改善

现在女性出现体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体寒又易导致血瘀,从而引起生理痛、肥胖、妇科病等诸多的疾病,腰痛、关节痛、神经痛等也会经常随着体寒而出现。体寒证是万病之源,所以驱寒是非常重要的。

体寒者,可以通过艾灸来调理,艾灸是气血运行的发动机,气血运行的好,可滋养五脏,赶走体内湿寒。艾灸通过艾柱燃烧时产生的药效和热量,疏通经络,起到温经散寒、生化气血、化淤止痛、调节内分泌的作用。也可以改善女性手脚冰凉、畏寒怕冷、腰酸乏力、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病症。

艾灸这7个穴位可以改善体寒:

1.大椎穴

穴位: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

此外,大椎穴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2.命门穴

穴位: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前方平神阙穴。

作用:因本穴在两肾之间,也和两侧足太阳膀胱经肾俞相平。因此有生命之门之称,也是我们人体的动力之源。

3.足三里穴

穴位: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按压有明显的酸胀感。

作用:足三里是人体穴位中运用最多的穴位,是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穴位代表。

足三里穴位能够提高免疫力,足三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所以从古代起就被作为要穴来使用。此外,还可以用来防止老花眼、中风、治疗高血脂症等。

4.关元穴

穴位: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三寸。四指并拢,置于脐下横量,可在小手指的下缘处取穴。

作用:关元穴具有温肾阳、补虚,壮阳的作用。

5.神阙穴

穴位:神阙,就是我们俗称的“肚脐眼”。

作用:艾灸神阙穴,能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

6.中脘穴

穴位: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4寸。简便取穴,自己手脐上四横指。

作用:中脘穴为腑会穴,同时又是胃的募穴,因此对于六腑的功能均有调节作用。

7.太溪穴

穴位:太溪在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力按压时,脚趾会出现麻木感。

作用:太溪穴为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原气经过和停留的腧穴。肾藏精,分化阴阳,因此无论肾精虚还是肾阴阳不足,都可以有太溪穴来补养。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ngguangyanzz.com/pgyzl/128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