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它不仅会在老年人群体中出现,可能在年轻人中也会出现。腰椎间盘突出是因为椎间盘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或遭受外力影响后引起纤维环破裂,导致脊神经根遭受刺激和压迫,从而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
那么,腰椎间盘突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它又有什么警醒信号呢?
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的三大原因
年龄增长。当年龄增长后,腰椎间盘会出现老化的情况,具体表现为椎间盘的水分逐渐降低,引起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向后或者向外突出,从而发生腰椎间盘突出。
腰姿不正。生活工作中养成了不良的姿势,如长期久坐、长期久站、长期弯腰等,都会引起腰椎间盘局部压力过大,损害纤维环。
外力。体力活太重,腰部负重太大的人群,长期使椎间盘反复受到刺激和变形,容易引起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易患人群
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病于青壮年、长期从事坐位工作、产妇等,这些人群均是属于疾病易发患者群,患病之后身体会出现的疾病症状是很多的,建议大家在症状出现之后要及时治疗
常被忽视的症状,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信号
1、间歇性跛行
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椎间盘内,当纤维环破裂后,会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或许会影响患者站立或行走,出现间歇性跛行的症状。
2、下腰痛
下腰痛也是腰椎间盘突出常见的症状之一,当后腰椎间盘外侧和后纵韧带的神经纤维遭受刺激后,会引起腰下部或腰骶部出现疼痛现象,而且疼痛的位置较深难以确认。
3、背部疼痛,腿部疼痛
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下腰椎、腿部会出现持续性钝痛,而且痛感会越来越强烈。
腰椎有五块分别对应症状!
椎骨在幼年时期有33块,即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块。成年以后,骶椎和尾椎分别融合为1块骶骨和1块尾骨,故有椎骨26块。腰椎位于身体的中段,上连颈、胸椎,下连骶椎。腰椎共有5块。
腰椎负重最大,上位腰椎的椎体后面微凹陷。腰1、2椎体横断面似肾形,在腰3或腰4过渡为椭圆形,在腰5椎体后缘中间比两侧稍隆起。
腰椎L1
腰痛、阳痿、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扩张、结肠功能失调、便秘、下腹痛、贫血;便秘,结肠炎,痢疾,腹泻,肛裂,疝气,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区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大腿前侧痛。
腰椎L2
精力下降、尿床、腹膜炎、便秘、下腹痛、腰酸痛、性功能减退、神经性、不孕、肝脏;痛经,呼吸困难,静脉曲张,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区痛,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便秘,下肢前侧麻痛。
腰椎L3
腰痛、闪腰病、腹泻、浮肿、肾炎、蛋白尿、痛风、膀胱、月经不调、尿少、腰、膝内侧痛无力、卵巢、子宫、生殖;排尿困难,痛经,月经紊乱,流产,尿床,性功能障碍,生活习惯改变,膝关节痛,两侧腰痛,腹痛。
腰椎L4
坐骨神经痛、头痛、难产、腰痛、排尿困难、尿频或尿少、腿痛放射至腿肚外侧、便秘、痔疮、关节、步行难;坐骨神经痛,腰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尿痛,背痛,腹痛,大腿外侧麻痛。
腰椎L5
腰痛、膀胱炎、腹泻、痔疮、风湿、子宫内膜异位、直肠出血、腿血液循环不良、下肢无力怕寒冷、腰腿痛麻至腿肚外侧;下肢血液循环降低,踝部肿胀,脚踝无力或疼痛,足冷,大腿无力,腿抽搐,下肢后侧麻痛,下腹痛,遗精,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
髋骨:膀胱炎、直肠、生殖器痛、坐骨神经、神经系统。
骶骨:尿频、浮肿、盗肝、腰骶关节病变、足跟痛麻凉感、膀胱病、痛经、月经不调、经期过长、粉刺、皮肤粗糙、烧烫伤;骶骨关节痛,脊椎侧弯。
尾骨: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腿脚麻木、月经过多、痔疮、膀胱炎、更年期综合征、早泄;直肠、肛门、痔疮,瘙痒症,坐下时脊椎疼痛,排尿困难,子宫颈炎,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
上述主要给大家详细介绍的就是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易患人群、早期信号、及会产生的那些病症!腰椎间盘突出早期会出现的症状是很多人想要知道和了解的,具体疾病症状为容易腰扭伤、慢性腰痛、发作性腰痛、脊柱侧弯等,为了您的健康,小编温馨提示您!当这些疾病症状出现要及时就医治疗,久坐之后多起来活动活动,保持一个正确的坐姿,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