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常见于女性,因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短,又接近肛门,大肠菌较易侵入,在一旦感冒或感觉到疲劳,或在小便后,总有一种涩涩的感觉,且有残尿感,虽然没有发烧,但排尿时,尿道有种烧灼似的疼痛,由于急性膀胱炎治疗不当,往往会转变为慢性膀胱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会有很大的不便。至于尿道炎,则小便大多黄色,有刺痛(烧痛)感,也是小便频繁,苦不堪言。
采用中药治疗频发性膀胱炎患者62例,结果42例临床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3次以上正常),13例显效f自觉症状消失,尿常规正常,但尿菌培养仍阳性),4例有效(自觉症状明显缓解,实验室检查仍阳性),3例无效。
方药:泽泻、金银花符15克,猪苓、茯苓、白术、竹叶、扁蓄各10克,桂枝、甘草各3克。若发热恶寒加柴胡、黄芩各10克;
热甚口渴加栀子8克,黄柏6克;大便干燥、腹胀加炒枳壳10克;少腹拘急、胀痛加自芍10克;尿痛尿黄加车前子、瞿麦各10克;尿中带血加白茅根15克,丹皮10克;血尿甚者加小蓟、藕节各15克,生地12克;热邪伤阴、烦热加生地10克,百合15克;肝郁气滞、胸胁闷胀加柴胡、白芍各10克;遇劳即发、腰膝酸软加山药12克,山茱萸、菟丝子各10克;夜尿频者加远志、覆盆子各10克,龙骨30克;气虚乏力加黄芪、党参各12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0天为1疗程。
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病,虽然不会危及性命,但是治疗起来却要求非常严格和规范,否则会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总是尿频、尿急、尿痛,苦不堪言。膀胱炎反复发作原因何在?临床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盲目用抗生素
有些患者一有尿频、尿急等症状,医院检查就自行盲目应用抗生素。其实,尿频、尿急症状有时是精神性的,有些是膀胱功能不稳定,并非都需要使用抗生素。不当使用抗生素会有副作用,长期使用还会出现耐药性,给以后的治疗带来难度。
二、治疗不彻底,自行停药
有的患者症状一好转就停止治疗。其实,好转不等于治愈。过早停止治疗会使残存的病原微生物死灰复燃,而且增加了抗药性。临床上,对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常采用2种甚至2种以上的抗生素治疗,症状缓解且连续3次尿检正常才能停药。过早地停止用药,没有彻底将残留在膀胱内的细菌杀死,症状就会反复。
三、不愿做尿液细菌培养
由于尿液细菌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时间,有些患者怕麻烦,不愿接受。其实,细菌培养对治疗十分必要。只有明确具体的致病菌,才能提高药物的敏感性,治疗效果才会好。反之疗效自然就低,这也是病情反复的原因之一。
四、膀胱内在因素
如膀胱颈以下的尿路梗阻,引起排尿障碍,严重时会产生剩余尿,而剩余尿使细菌易于生长。又如有膀胱结石、异物、肿瘤和留置导尿管等,使膀胱粘膜受到机械性刺激,防御能力遭到破坏、损伤与出血,使细菌易于入侵。
五、不良生活习惯
防止膀胱炎复发,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保持会阴部清洁,戒烟限酒,少吃辛辣食物等。如果原来导致膀胱炎的不良习惯没有改变,就会再次罹患。
六、有其他全身性疾病
患有糖尿病、结核病、重症肝病等,可能会应对其他病原如支原体、衣原体、霉菌等进行检查,因为这些病原也是膀胱炎反复发作的原因,应当同时治疗。
膀胱炎患者有哪些粥谱可供选用?(1)玉米粥
原料:玉米王粦(或面)50克,盐少许。
制法用法:玉米王粦加适量水煮成粥后,加盐少许即成。空腹食用。
(2)大麦粥
原料:大麦米50克,红糖适量。
制法用法:研碎大麦米,用水煮成粥后,放入适量红糖搅匀食用。
(3)竹叶粥
原料:鲜竹叶30~45克,石膏15~30克,粳米50~克,砂糖少许。
制法用法:竹叶与石膏加水煎煮,取汁与粳米、砂糖少许共煮,先以武火煮开,再用文火熬成稀粥即可食用。
(4)青豆粥
原料:青豆(未成熟的黄豆)50克,小麦50克,通草5克,白糖少许。
制法用法:先以水煮通草去渣取汁,用汁煮青豆、小麦为粥,加白糖少许,搅匀即可食用。
(5)车前子粥
原料:车前子10~15克,粳米50克。
制法用法:车前子布包入砂锅内,煎取汁,去车前子,加入粳米,兑水,煮为稀粥。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